国家林草局回应亚洲象北移及返回:目前象群已安全回归,各方面状况良好
10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自然资源领域工作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关情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关志鸥答记者问时说,目前象群已安全回归,各方面状况良好,活泼可爱的象宝宝又有了新进步。近期将为它们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宜居的家园。
“这次大家非常关注的亚洲象的北移及返回之旅,整个过程中充分的展现了我们对大象家族的温情呵护,可以说是一路护送精心照顾,人象平安生动感人。一组组暖心的镜头画面,让大家感受到了人象之间和谐相处的快乐和温馨。”关志鸥介绍,在亚洲象北移之前,也就是今年4月,林草部门还成功地救护了一只误入村庄的野生东北虎,并及时将其放归自然。“日前,我们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区域内监测到了它健康活泼的身影。同时,我们还持续开展国际合作,其中与18个国家开展了大熊猫的合作研究,目前我们在国外的大熊猫共69只,这些大熊猫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也成为增进相互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关志鸥提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形成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左右,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特别是我们的重点区域,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大家会看到,比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的繁育地,秦岭朱鹮的数量目前已经增加到5000余只,海南长臂猿数量也增加到了5群35只,极度濒危的野生植物华盖木从我们最初发现时的6株增加到目前的1.5万株。”
在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方面,关志鸥介绍,调整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名录,野生动物的重点保护种类扩大到980种和8类,野生植物的重点保护种类扩大到455种和40类,共约1101种;近200个植物园收集保存了2万;圈养种群数量已经达到673只。大家比较关注的蕙兰、霍山石斛、崖柏等均列入了重点保护的范围。
在珍贵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方面,关志鸥说,通过强化人工繁育技术,开展野化放归,有100多种濒危珍贵物种种群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相继成立了大熊猫、亚洲象、穿山甲、海南长臂猿、苏铁等珍贵濒危物种的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的人工繁育难题实现突破,目前圈养的种群数量已经达到667只。曾经灭绝的普氏野马、麋鹿等重新建立了野外种群。华盖木、德保苏铁等极度濒危野生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
对于全面禁止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关志鸥提到,去年一年,督促电商平台下架野生动物的交易信息达到127.4万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5万余起,收缴野生动物57万头只,野生植物6.3万多株,可以说形成了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的高压态势。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