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锦江:9个数字穿越三年,滋润成都人的神仙日子
纵贯三百里、润泽两千年。“润万物者,莫乎水。”历史上,人类文明总是与河流相伴相生,人类逐水而居,城市也依水而立。
“点亮锦江”现场,一组流光溢彩的数字闪耀夺目,引爆锦江全新能量,引发现场阵阵惊叹。
1——“成都,公园城市首提地”;
3——“锦江治理迈向3.0时代”……
短短1分钟,9个数字,串联起了三年来锦江发展时空,也讲述了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丰硕成果。
随着“公园城市”升级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被赋予的新战略定位。城市实践日渐走深走实,锦江生态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1
2018年,“公园城市”理念在“天府之国”成都首提,一场围绕锦江母亲河的生态优化接力赛拉开序幕。从首提地到示范区,经历三年,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美好画卷,正在成都徐徐展开。
2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点赞锦江,一赞锦江水生态治理成效,二赞黄龙溪断面水质提升,是锦江的荣耀,也是成都的动力。
3
眼下,从“都市滨水绿道”到“都市滨水公园”,从护城河、景观河再到如今的生态河、幸福河,锦江治理已然迈向3.0时代。
100
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锦江流域42个监测断面优良水体率达到100%,水质均为优。从劣V类到Ⅲ类,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提升了3个类别,在第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得到肯定!
▲武侯区锦江公园音乐广场段
10
10个区(市)县有机更新、95条子街巷蜕变新生……为城市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蜀都味、国际范”正在锦江两岸鲜活呈现。而这,仅仅是锦江为全域公园体系赋能多元场景的一个缩影,是美好宜居公园城市秀美篇章之一。
75
2020年,成都全年遥望雪山的天数高达75天,再创新高。成都城区和雪山同框的美图频频出圈。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实至名归。
“这在早几年,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场景”,一位热衷拍摄雪山的“追峰”市民感慨。作为全国唯一能看见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成都近年来为“天更蓝、水更绿”付出的努力,有相机记录,有雪山作证。
▲2020年8月24日成都市,夕阳下的飞过城市,远处可见雪山。王效摄
9
遥望雪山之下,环城生态水系所带来的宜居体验更加可触可感。
桥下流水潺潺,岸上花团锦簇,沿线设有驿站点位、花坛坐凳,随处可见正在跑步、健身、骑行的市民……社区绿道的建设最能触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以“回家的路”为核心,其概念可以延伸到生活、通勤、休闲等各种生活场景。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为统筹推进锦江公园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动锦江功能“第三次转型”,开展了水生态治理、交通重组、景观提升、风貌整治、社区治理、照明提升、业态提升、文旅策划、品牌塑造“九大行动”,持续提升锦江公园品质。
▲图据锦江区
96
锦江公园96公里绿道基本贯通,68公里完成景观提升;“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深度融入慢行优先、绿色低碳、活力向上、智慧集约、界面优美的人性化街道空间,一路都是好风景。
接待游客1.5万人次的“夜游锦江”、成华光影走廊、花重锦官光影秀等夜间经济消费场景;创意沙滩、无边界泳池等多种水上运动场景;百花小院、百花书院等生活美学场景;一系列世界级滨水公园音乐节、美食节、体育赛事……
以锦江流域为载体、以天府文化为核心的多元化新场景,成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生态“花园”、宜购宜憩的场景“游园”、共建共享的普惠“乐园”。
▲夕阳下的成都太古里、春熙路、IFS商圈
1600万
锦江,是1600万成都人的锦江。锦江滋润着成都人的神仙日子,奔涌着成都人的创新活力,见证着成都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近年来,成都全市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拳治水、科学治水、全民治水,坚决打赢锦江流域水生态治理攻坚战,全力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让蓉城大地水更清、河更畅、湖更美,让每条河流、每座湖库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一条锦江,串联起“天府之国”的灵动,亦见证着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实践。
一项项数据成果背后,是探索大美公园城市时代价值的典范塑造,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正引领着未来城市价值的新方向与新表达。
红星新闻记者严丹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