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非薯”的戏码缘何一再上演?避免争议,不能仅指望灵活处理

时间 • 2025-07-25 15:55:27
新闻
农产品
政策
收费
目录

近日

河南一大货车拉紫薯

被“绿通”拒绝后

交了900元过路费一事引发热议

有网友调侃

红薯能免费通过

同样是“薯”的紫薯

咋就不配了呢?

那么

紫薯为何不能享受“绿色通道”?

不同收费站对同一“绿通”政策

理解不一、执行各异?

“紫薯非薯”的戏码

缘何一再上演?

紫薯非薯?货车走高速被强制收费

10月16日,河南省南阳市大货车司机李先生投诉称,其驾驶大货车从江西省南昌市和湖北省鄂州市下高速时,收费员认定车上装的紫薯属鲜活农产品,不收过路费;但从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下高速时,却被收了900元过路费。对此,湖北交投襄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南营管理所(下称南营所)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时明确表示,紫薯不是红薯,不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内,“虽然红薯不收费,但紫薯不是红薯,我们照章办事。”

(图源:上游新闻)

记者了解到,鄂州境内的收费站和南营所,均是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据上游新闻报道,南营所相关负责人称,每个收费员工作经验不一样,“可能他把紫薯当成了红薯,录入时写的是红薯。”

同样货物遭遇迥然不同待遇,不仅让当事人一脸“蒙圈”,就连众多围观者也是大惑不解。“紫薯非红薯”?不同收费站对同一“绿通”政策理解不一、执行各异?

湖北交投襄阳运营公司南营收费站工作人员回复称,修订后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只列明了甘薯(别称红薯、地瓜、白薯、甜薯、红苕、番薯、红芋)在其中,紫薯并不在列,并且交通运输部曾在公开回复中已经明确,紫薯不在免费范围内。记者查询得知,2020年10月,有网友在交通运输部网站留言询问,紫薯是否属于绿通范围,交通运输部官方答复称,《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无“紫薯”,不属于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的农产品。

(图源:潇湘晨报)

记者又查了一下今年1月新修订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里面说甘薯(红薯)属于鲜活农产品正常享受“绿色通道”政策,而该目录中也没有紫薯。该目录分为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仅指活的或者新鲜的),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5类,5类里面又分为白菜类、绿叶菜类、瓜类等多种农产品。

全国多地曾发生类似事件

这已经不是紫薯是否应享受绿通政策第一次引发争端。在去年7月,一位货车司机网上反映,他在运输紫薯通过福建龙岩连成收费站时,工作人员称紫薯不是红薯,不能像红薯那样走绿色通道,所以要收费。视频曝光后引起网友关注,“终于知道都是薯,为何紫薯卖的最贵了。”至于原因,有网友分析,紫薯价格相对较高,种植范围小,不太属于“大众化”食物

(图源:央视网)

而有不少农产品也遇到类似的情况。2022年6月,李先生从成都拉了一车蔬菜送往拉萨,途经京藏格尔木收费站时,收费员称线椒不是辣椒,不享受“绿色通道”。2021年7月,云南昆明的货主称拉了一车9吨的苹果蕉路过大营高速收费站时,收费站人员坚称是芭蕉不是香蕉,而当时香蕉属于绿通产品,但苹果蕉和芭蕉都不是绿通产品,需要收费1066元。2021年5月,在江苏南京开城收费站,一司机运输一车去叶莴苣,被收费站认定为属于深加工产品,不在绿通范围内,要收取了201元的高速过路费;对此,司机表示不理解,他跟工作人员解释,莴苣加工成这样也是为了好装车好处理,但工作人员并不认可,司机只好现场缴纳了201元的过路费。

莫让“紫薯非薯”成为绿通政策“硬伤”!

表面上,这与当事收费员的认识偏差,或者说绿通免费权的自由行使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根本上讲,“紫薯非薯”闹剧也反映出鲜活农产品目录制度的某些不足。

(图源:封面新闻)

我国的绿通政策,最早于1995年在部分高速公路实行。2010年,全国收费公路全部纳入绿通网络。政策的初衷,在于降低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如此,既能帮助农民增收,又能丰富老百姓的餐桌选择。不过,时代在变化,农产品市场在变化,老百姓的需求也在变化。

要真正减少争议操作,就不能仅仅要求高速公路方面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多一些灵活处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通过建立更合理的绿通成本分担机制,及时推动绿通目录的扩容,真正从规定上把一些争议性较大的农产品,及时纳入到免费通行的范畴。

(图源:海报新闻)

这里还有些现实背景值得注意。比如,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一些农产品在过去可能流通有限,但现在成了大众消费品,流通量大增,如果不及时纳入到绿通范围,明显存在公平争议;再比如,实施绿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降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助力稳定农产品价格,这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必要性已然更显突出。那么,适时扩大免费通行范围,也就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当然,在现有条件下,那些能够从绿通制度的实施初衷出发,积极、灵活地处理好一些争议性收费,展现出更多让利于民担当的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和工作人员,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无论如何,以此次紫薯收费争议为契机,有关部门不妨拿出更加详实的回应,否则,“紫薯非薯”所带来的荒诞观感和舆论质疑,恐将成为绿通政策难以回避的“硬伤”。

一车农产品

既牵动着千家万户的餐桌

也关系着无数劳动者的收益

政策要有力度

更不能丢了温度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才能让一辆辆疾驰的大货车

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连接起更多人向往的美好生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红星新闻、燕赵晚报、齐鲁壹点、新京报、上游新闻、纵览新闻、钱江晚报、央视网等

编辑|李在俊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