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改变生活|5年140多份提案建议,这位委员用16个字概括履职生涯
除了成都市、郫都区两级政协委员的身份以外,杨小卜还有一长串头衔。最显眼的,是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首批市民观察员。
作为一名观察员,杨小卜习惯随身携带一个本子、一支笔,用来记录调研走访时发现的问题,再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为社情民意发声。
杨小卜是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算是政协委员里的“劳模”——加上今年参加市“两会”时带来的12份个人提案、18份联名提案,在5年的两级委员履职生涯里,他一共提交了140余份提案、建议。
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他答:“政协委员虽不是正式的工作,但政协委员产生于界别,具有代表性,是全社会对我们的肯定,也是人民对我们的寄托。”因此,既要严于律己,又要身负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心系民生,关注发展,实事求是,参政议政。”他用这句话来概括5年的履职生涯。5年来,当自己的提案建议和社情民意转换为政府政策的组成部分,当自己的呼吁推动了社会进步,他感受到了个人存在的价值。
▲杨小卜
关于垃圾分类和海绵城市
他的建议得到了落地和关注
细细梳理过去5年来的提案、建议,不难发现,杨小卜关注的方向,总与民生实事、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这几个关键词有关。
采访时,杨小卜自豪地告诉记者:“5年里,我所提提案均立案采纳,立案提案均得到相关部门综合采纳。”说完,他从文件袋中取出一个文件夹,里面装着厚厚一沓材料。这些,是部分被相关部门关注或采纳的提案。
在这些提案中,很多都与民生相关。
比如,2018年第一年履职时,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杨小卜将两份关于垃圾分类的提案带上了成都市“两会”,建议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中推广利用“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采用“线上预约、线下回收”的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打造垃圾生产、处置、再利用于一体的开放式民生信息服务平台。翌年,他又在市“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大件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建议》提案。
而这些提案,为2018年4月20日起实施的《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推出作出了一份贡献。
▲垃圾分类在成都落地资料图
去年,聚焦“海绵城市”建设,杨小卜提交了一份提案。也因这份提案,去年市“两会”上,他成了被媒体“围追堵截”的对象。
杨小卜告诉记者,闲暇时,他喜欢去公园逛一逛,看看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工作。在逛公园和调研时他发现,尽管成都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乏亮点鲜明且效益显著的项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公园采用了大面积的透水地面铺装材料,因周围商业住宅较多,加之经过长时间的磨损、化学腐蚀及风化,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原本红色、黄色的透水铺装路面出现褪色现象,显得比较陈旧,可能会影响游客的出行体验。
杨小卜认为,透水铺装是海绵建设最常用、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也是影响全域渗水的关键一环,因而他在选用透水材料和建设管控方面提出诸多看法,建议打造集海绵技术+园林景观+生态水系+城市防涝为一体的宜居环境。
这些建议,也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
建言全龄友好包容社会工程营建
作为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首批市民观察员,民生实事依旧是杨小卜今年关注的重点。围绕如何营建全龄友好包容社会,他提交了两份提案。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份提案所聚焦的,是“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
针对自闭症儿童治疗和康复的问题,杨小卜认为,自闭症儿童能否得到康复治疗,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命运,也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但我国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和治疗在法律规范、服务体系和政府保障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
因此,杨小卜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对成都市自闭症儿童和家庭以及自闭症治疗康复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增设有关自闭症的专科和专业,开展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康复及教育训练和科研。同时,将自闭症纳入大病统筹,制定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诊断诊疗和康复训练评价标准和规范,制定成都市民营机构的扶持管理办法及收费标准。
城市出行系统适老化改造,是他聚焦的另一个方向。
通过大量调研,他发现,成都还存在着一些出行系统不适老的典型问题。比如,有的地铁站出入口没有无障碍直梯,老年人上下困难,进站不便;许多公交站牌上没有对一些老年人主要出行地点如医院、公园等以及换乘信息的体现;绿灯时长没有专门设计,宽大的道路缺乏安全岛设计,导致老人过街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等。
▲在由成都发布、蓉城政事、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联合推出的“政解·两会特别策划——街头‘民声’进两会”活动中,有老人希望地铁设置老年专座。而出行的适老化改造正是杨小卜今年关注的一个内容。
杨小卜建议,由成都市相关部门牵头,制定成都市适老出行系统建设标准,并对地铁站点(换乘)建设、公交站点候车、公交车辆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按照适老标准进行改造。
“顶层规划层面,也应推行地块复合功能规划,做好城市适老建设的留白空间,从源头提高适老保障程度。”杨小卜强调,特别是在未来社区规划上,应从空间规划、设施配置、服务供给等方面优化社区养老,通过社区营造满足发展、亲近、安全、便利的养老需求。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心系民生,用心履职。”1月25日,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闭幕这天,杨小卜在朋友圈这样写到。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摄影记者吕国应
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