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社区8人组逆行封控小区,“很平凡,足够动人”
与居民一起隔离的14天,可能是锦华路街道凯天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燕等8名工作人员,一生中最难忘而又最忙碌的日子。
11月4日,张燕突然接到通知,辖区内的蓝光凯丽香江小区要立刻封控管理。戴着口罩,张燕来到该小区,“虽然之前也配合协助做过采集核酸样本的工作,但这是第一次,离确诊病例这么近。”
当天,凯天社区党委另有7名工作人员自愿逆行进入这个小区。这个社区8人集体,就此在蓝光凯丽香江小区“驻扎”下来,开始忙碌地工作。在这期间,有人错过了女儿的生日,有人半夜两三点接到电话,有人成为了独居老太太“最信任的人”……
↑锦华路街道凯天社区张燕和大家一起忙碌
忙了一天
忘记给女儿买生日蛋糕的约定
张燕在进入封控小区的第三天,是她女儿5岁的生日,“刚进去的那几天,每天都忙成陀螺,整个小区里的大事小事,我们都要经手和处理。每天都忙到凌晨两三点,回房间倒头就睡,但我没有忘记女儿的生日。”
女儿生日的前一天,张燕专门跟女儿通了话。电话里,张燕答应给女儿点一个“有翅膀的、有公主的”生日蛋糕。
女儿在电话里和妈妈“拉钩钩”,挂电话前,女儿叮嘱“妈妈一定不要忘记哦”,张燕笑着回答:“一定。”
第二天,迎来第二次小区全员核酸检测。
协助采集核酸样本、核查采集信息、帮助协调隔离住户的事宜……一整天,张燕忙得没有时间看手机。
等到下午五点左右,她才稍微松一口气,掏出手机,看到有好多个自己父亲打来的未接来电,她正要回拨,妹妹也打来了电话。
电话里,妹妹问张燕,有没有给女儿准备生日蛋糕,今天一整天,女儿一直在等那个跟妈妈“拉钩钩”约定的公主蛋糕。
张燕这时才想起,自己忘记了和女儿的约定,她只好立刻请妹妹代买一个蛋糕。
张燕说,后来那天晚上,女儿终于吃到了有公主的蛋糕。
女儿的生日距今已经过去好几天,但说起这件事,张燕还是忍不住哭了,“女儿太小了,她不知道这个蛋糕不是妈妈准备的,但是我自己知道。”
细致入微
他成为独居老太太信任的人
郝珂今年7月刚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是来到凯天社区工作的新人。和张燕一样,他也是接到通知就去了。
在隔离小区工作几天后,8个同事坐在一起讨论划分每个楼栋管理具体负责人。其中,副主任张燕问,“有确诊病例的一栋一单元谁愿意来负责?”郝珂和同事争相举手。
最后,这个工作落在了郝珂的头上。
一栋有一位独居老太太,在前几日的工作中,大家了解到,这位独居老人由于自身有相关基础疾病,所以对这次小区封控很紧张。
接手一栋一单元后,郝珂对这名老人格外上心,他专门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老人,让她有事情可以直接跟自己联系。这位独居老太太的每日生活物资由郝珂全权负责送到家门口。
隔着门通知老人后,郝珂要赶紧离开,老人确认门口无人后,才会开门取餐;而每次核酸检测的前一天,老人会变得更紧张,她会一遍遍给郝珂打电话询问核酸采样的具体情况,至少一天四五次,甚至有时候凌晨两三点也会打,郝珂都会一遍遍地耐心解答。
↑郝珂
为了减轻老人的担忧,每次一栋一单元核酸采样时,郝珂都安排老人这一户最后单独做,给她留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减轻她的精神压力。“我付出的努力,让我成为了老人信任的人。她后来有什么事都会单独找我联系,有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不再封闭。”
“我们凯天社区党委这8个人的集体,其实还有很多故事,比如今年49岁的社区网格员胡红平,他平时玩不转智能手机上的各种APP软件。”张燕说,每次群里有居民出现特殊情况等,在群里@胡红平向他反映时,由于担心自己不会操作,解释不清楚,胡红平都会亲自跑去居民家中直接解答,“就在小区里,这样每天跑上跑下,胡红平一天平均都要走三四万步。”
红星新闻记者沈杏怡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